双师领航・学研创用・嵌入实践——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

发布者:商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国家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和数智化、AI、大模型技术背景下的人才特点需求,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基于学校“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拥有全方位、多层次、跨学科的教学体系,构建起“课程质量提升—实践能力赋能—育人模式升级”的建设逻辑,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应用型人才;高智商、情商、胆商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多技能、复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一、引育并举强根固基: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质量持续提升,采用“外引内培”双轨机制,形成“教授领衔、骨干支撑、青年蓄力”的雁阵型领航团队。三维结构均衡发展,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超过70%,博士学位过半;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型三级人才体系。职位类型全面,兼具理论教学与实务经验,具备双师素质;学缘结构多元,专业领域覆盖度与科研方向关联度双高,有利于跨学科协同创新。

专任教师团队合影

当前师资架构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师资核心竞争力分布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协作机制,开展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与数智化建设。一方面,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核心,依托数智化、AI和大模型技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大纲、聚焦前沿技术应用(如AI教学工具开发)、创新课程试点;另一方面,在学科范围内对课程方向和科研方向进行优化整合,为每位教师配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学科或学术发展方向与资源。通过新老互学、结对帮带,以优促新,互鉴共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学、科研矩阵,推进内涵式发展。

学院督导对教学质量进行指导、监控

二、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构建“学研创用”四位一体培养体系

教学改革方面,专业构建“基础理论+案例教学+项目实战”的三阶课程体系,结合科研成果进行教学实践。开发《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数智招聘与人才测评》、《数智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数智绩效管理》、《数智薪酬与福利管理》、《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等特色课程,搭建六大模块共享知识库,利用大模型自动生成教学案例库(如劳动关系调解方向可输入裁判文书生成模拟案例、融入港澳劳动法规案例库等)。

同时,构建学科主题图谱工具,可视化呈现教师研究方向与成果。如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才流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模块,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湾区产业服务价值方面,抓住粤港澳制度差异产生的管理创新需求,将大湾区政策红利转化为教学资源。

过去一年来,专业教师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研究方面,获得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统计表: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省市级科研立项一览表

时间

主持人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及编号

级别

状态

2024.12

王志刚

广东省教育厅

《数字经济赋能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4ZDJS143)

省部级

在研

2024.02

严乔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琴澳合作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D24DWQTQ01)

省部级

 

已结项

2024.08

余育礼

广东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内卷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焦虑对职业结果预期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4GXJK226)

省部级

在研

2024.07

王志刚

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珠海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

市厅级

在研

2024.12

严乔

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珠澳经济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YB020)

市厅级

在研

2024.12

张媛

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珠海市技术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GJ119)

市厅级

在研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境内外会议,吸取和借鉴前沿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动态和研究趋势,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

教师参加学科研讨会

教师参与行业研讨

三、嵌入式课堂:创新教学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耦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致力于打破专业与行业、产业之间的隔阂,坚持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建设路径,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深度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参与课程设计、开发课程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

(一)空间嵌入——真实场景、沉浸式体验HR发展之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经常性带领学生赴校外参与契合学科实际的研学活动。2024年4月,2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全体同学赴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聆听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赵宗美分享的上市公司的运作机制,进一步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历程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专业学生赴企业聆听高管讲座

2024年6月,2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同学代表赴珠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参观仲裁院接待大厅和仲裁庭,并安排于仲裁庭现场的旁听席就坐,观摩当日下午历时三小时的完整的案件庭审过程。真实的劳资谈判场景、书记员现场调解,理论与实践运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专业师生观摩劳动仲裁案件庭审 

(二)角色嵌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通过“高管进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深化产教融合。专家将最新的行业咨询和技能需求带入专业研讨会与教学课堂,将企业实践经验嵌入知识讲座,使学生所学理论与企业案例紧密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专家不仅积极参与到专业的育人过程中,还主动为学生筹措实习与就业资源、提供实践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同时,企业也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符合现实需求的人才,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行业高管进课堂

(三)任务嵌入——模拟职场 实际需求作为教学实践

在《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中,企业高管与学校教师共同设计模拟招聘面试课。在课堂上,企业高管与学校教师相互配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度思考,从静态的传授转化为动态的习得,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学生们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招聘官和求职者,企业高管则作为评委,对学生的面试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这种模拟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招聘面试的技巧和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企业招聘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标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生开展模拟招聘实践

未来,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将继续深化内涵建设,加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专业+产业+技能”的实践需求,重新构建学科框架与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迈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新高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凝聚跨学科共识,培养兼具战略眼光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国家战略实施与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根本上重塑国家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战略优势。